电磁感应现象探究 | 第五届中小学生科学微电影赏析活动

图片

蓝鲸的话

无线充电、电磁炮、磁悬浮列车,这些高大上的技术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相同的科学原理:电磁感应。澳门培正中学的梁同学对这个电磁感应特别感兴趣,让我们看看梁同学怎么样在8分钟的时间里,从最简单的电磁现象讲到磁悬浮列车上。


图片



  作品名称


电磁感应现象探究

Inquiry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作者


梁博睎(LEONG POK HEI)

黎 颖(LAI WENG)

梁肇晴(Leong Sio Cheng)

  学校:


澳门培正中学

Macau Pui Ching Middle School, China


  辅导老师:


陈健鸿(CHAN KIN HONG)


  奖项


2022年10月 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HMA”关注技术进步专项奖、科学微电影优秀作品一等奖

专家评语




图片
牛瑶 博士、教授 (科学探究点评专家)
澳门培正中学的梁同学变身指导教师,用一系列电磁感应现象演示实验,结合动画和生动的讲解,在镜头前把复杂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过程通过精心设计和熟练流畅的操作展示出来,反映出很高的科学素养。给观众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物理实验课。


图片
吕尚伟 北京UGC学院院长(拍摄与剪辑点评专家)

短片中的动画演示精致精彩,探究者面对镜头表达熟练、自然。


图片
薛建峰  资深媒体人(表达与交流点评专家)


自媒体风格,生动有趣,这孩子的物理学得真好!解读式,探究什么呢?影片画面干净,实验设计准确,比教学片看着好。注意镜头特写的使用。出镜讲物理原理行云流水。这个团队有潜力。


图片
张红梅  教育时报副总编辑(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精神、教育意义点评专家)


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是该片的亮点。从片头的快闪中,就能感受到该组同学在实验中的快乐,让人眼花缭乱的又有趣的多个实验,很有代入感。作为科学微电影活动的老队员梁博睎同学,在镜头前的操作并讲述各种实验过程及结论,很自然、很流畅,也很自信,背后一定是他和队友在N次尝试后辛苦得来的。遗憾的是,黎颖、梁肇晴两位同学没有出镜,只是在提交给大赛组委会的照片和大赛终评答辩时看到了她们。讲好团队的故事,也是科学微电影的重要方面。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开展科学研究,是澳门培正中学科学微电影活动的一大特点。从他们历年的科学微电影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学校实验室或工作室是随时给学生开放的;从学生在实验室或工作室活动时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他们经常去。现在内地大多学校的实验室和各种功能教室的配备都已经很好,如何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发挥这些硬件的作用,澳门培正中学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图片
于洲洋 高级讲师(STEM教师辅导点评专家

同学出镜自然,对电磁现象的介绍清晰,影片镜头丰富,是一部优秀的电磁感应科普知识影片。电磁感应是人们研究相对成熟的领域,如果仅仅是对电磁感应原理做实验探究,很难有新的发现。辅导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转变思路,例如思考一下,除了磁悬浮、无线充电或其它已有的发明,电磁感应现象还能以什么样的新方式应用在生活中。


图片
刘海鹏 高级讲师(STEM教师辅导点评专家

《电磁感应现象探究》是一部非常有观赏性的影片,从科学知识的传播角度来说是非常优秀的。每一年的科学影像大赛都会收到一部分类似于《电磁感应现象探究》的科普影片,然而科学影像最宝贵的部分是“探究”,虽然这部影片的题目中也有“探究”两个字,但就影片展现的内容来说,缺乏一个宝贵的“探究问题”。作为一名辅导老师,建议老师们带领学生制作一部有“探究问题”的科学影像,虽然挑战大一点,但同学们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和如何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会有更好的提升,对他们以后的学习道路会有更多的帮助。《电磁感应现象探究》的优点在于:对科学知识解释的影像化处理。学生制作影片的能力提升可能更多与对科学探究思路的学习,如果同学们致力于科普知识的影像创作,那么这部影片是非常好的开始和学习对象。但就整个科学影像大赛来说,具备“探究问题”的探究纪录片还会是被关注的主流。




图片
End





往期精彩回顾






 2016-2021历届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报道

(点击标题↑↑↑了解更多)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称号的中小学一线教师。

图片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