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香港-纽约

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10月3日-4日

举行了大赛线上终评答辩

第二轮线上英文答辩

↓↓↓↓↓↓↓↓




比赛结束

大赛组委会联席主席姜冬梅博士

特别给哥伦比亚大学三位科学家

写了感谢信

↓↓↓↓






感谢信




非常感谢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参加评审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各位的评语是对中国学生莫大的鼓励。


在疫情已经持续600多天的情况下,我们能在线上再次成功举行答辩实属不易,尤其是中美关系在这600多天里也在发生着让世界瞩目的变化,三位能够坚持担任评委,实在是中美之间科学教育交流的珍贵通道。


我为你们的付出深表感激!也对三位科学家纯粹的科学精神、为下一代的奉献精神、为促进中美民间交流的大无畏精神,深表钦佩!祝福你们,并希望能够再次相见!


评委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D-H地球研究所科普主任

Margie Turrin女士

很快回复——

↓↓↓↓






回  信



亲爱的冬梅:


我不得不承认,当我读到您的电邮的时候,我很有感触。科学,科学教育不应该经历政治界限,友谊也不应该。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我期待着长期的合作。而这600 天是一个惊人的启示!谁能想到会是这样。


为您和所有优秀的学生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玛吉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大赛的精彩

↓↓↓↓





首先进行答辩的是大学生组,他们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秘境之眼——用镜头与数据丈量世界》项目参赛团队的选手。“评委们所提的问题比预想中的要深入得多,与我们探讨了不少学术性知识,让我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还有很多不足,促使我们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作品。”李佳丽很是兴奋地说。


“这次答辩让我认识到科学是无国界的,地球这个大家庭里的科学家们,可以一起来做科学探究。”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蚕对不同光色的响应》项目参赛选手沈锃佑说。



↑↑↑点击图片阅读第一轮中文答辩现场报道↑↑↑


参加本轮答辩会的选手,是10月1日-2日第一轮中文答辩后选拔出的14个青少年科学微电影项目。


小科学家与大科学家云端对话,气氛热烈


第二轮线上英文答辩会用时两个半天,分别是北京时间10月3日和4日上午8点至11:30,是美国纽约时间的晚上8点至11:30。


记者再次在线上见到美国的科学们,感觉十分亲切。大科学家们并没有因为评审到深夜而影响到他们的兴致,他们认真的态度和与青少年分享交流的热情,让选手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专业、责任和爱心。


担任本轮答辩评审任务的是美国的科学家,他们是分别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地球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院的科学家——


袁小军 博士、研究教授

Ms.Yuan Xiaojun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地球研究所,海洋学教授,海洋及冰川学家。知名华人科学家和为数不多的华人女性终身研究教授。她主导了大量美国顶尖地球科学研究课题,研究集中于海洋-大气-海冰在极地区域的相互作用、热带和极地的联系、极地物理海洋学以及海冰的可预测性等方面,为地球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长期以来,她在科研之余,为地球科学领域的青年人才培养做出不懈的努力。



Dr. Robert Newton 博士、资深科学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地球研究所资深科学家,海洋物理学家、极地气候学家,热爱青少年科学普及,每年暑期指导多个高中生团队开展学研究。



Ms. Margie Turrin 科普主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地球研究所,负责公众与青少年科学普及工作,每年组织研究所公众开放日活动,指导多所高中学生开展科学调查活动。多次获得科普、教育、公众服务等领域杰出大奖。


刘鼎 博士

Mr. Liu Ding

哈佛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博士后,专注于动物社交本能和孤独感的研究。2016年在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ce》杂志。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吴瑞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Jane Coffin Childs 博士后奖学金等荣誉,2015年应邀参加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连续担任2017、2018、2019 、2020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评委,2018、2019 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竞赛(ISEF)评委。



虽然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却不影响小科学与大科学云端对话的精彩。大科学家们和蔼可亲,生动有趣的提问,认真聆听的态度,专业到位的建议,让参赛选手渐渐放松起紧张的情绪。


“我一如既往地喜爱这样的答辩氛围,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答辩,评委们都态度和蔼,在愉悦的答辩氛围中我们更能够冷静思考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并且给出更准确的答案。”陕西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项目参赛选手赵雅安临如是说。


大科学家们用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点燃起了孩子们的热爱!在这个氛围中,青少年们更加自信地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思考,现场不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气氛热烈!



连续两年担任线上英文答辩主持和翻译任务的香港大学学生杨沐华,在感动不已的同时,深感参赛选手与评委们的不易。“如果说去年第一次在线上举行比赛可用 突破 来形容,那么今年的大赛则表现了科学精神的坚毅与传承。”他说。


小科学家和大科学家们的坚毅令人感动。虽然疫情已经持续了近600天,但是同学们依然展现出对于科学研究和自然、文化的强烈热情。虽然有些参赛地区的同学只能戴着口罩在野外考察,但从影片却看到同学们不但没有被疫情击垮,反而在磨练中成长为了更坚毅的小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热情与精神在疫情之下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而在美国的大科学家们虽身处于疫区之中,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气馁,依然一边坚持推动科研的同时,一边支持青少年的科学赛事。他们的坚毅也令人敬佩。



从大赛的参赛选手到大赛的口译员,杨沐华与科学影像大赛的缘分已有12个年头,渐渐地每一届参赛选手的面孔开始变得陌生和稚嫩,让他看到了新一代的小科学家逐渐成长起来,这便是科学精神的传承!“能见到全球各地愈来愈多的青少年对科学、对科学影像产生热爱,我充满了感动和对他们未来的期待。”杨沐华说。


大科学家:作品依然丰富多彩,成长和历练一如既往


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评审委员会主席袁小军博士说:“作为这一届大赛的评委,我十分高兴地看到很多高质量的作品。与前两年大赛相比,今年大赛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很多作品的摄影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比如运用了无人机航拍的手段,或借助动画的手段,不但更完整地将一个个科学故事讲述出来,而且画面更加完美。”



评委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科普主任Margie Turrin,盛赞参赛作品和参赛选手:“每部作品都非常出色,摄制精美,其中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已经接近专业水平了!很明显,这是因为他们投入了大量时间来创作作品。”


“今年的项目令人惊叹!”第二次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评审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资深科学家Robert Newton 博士赞叹道。他说,能看到学生们对观察自然的热情,以及他们对自己好奇心的追求,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第五次参加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评审的哈佛大学的刘鼎博士告诉记者:“今年的作品依然丰富多彩,同学们的成长和历练一如既往。同时把做科研、讲故事、拍视频三件事都做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专门的学习,反复的练习,花时间琢磨和思考。这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难得和可贵的。”


参赛选手在答辩时所做的充分准备,令Margie Turrin主任印象深刻。“因为他们不知道会遇到评委提什么样的问题。很明显,除了科学微电影中所展现的内容,选手们还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阅读,即使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也准备好回答有关他们项目的问题,并且看起来非常自信!”Margie Turrin对小科学们的表现赞不绝口。



与往年相比,Robert Newton 博士认为今年的项目朝着更具电影创意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一些野生动物的观察影像,无论是在森林还是湿地,以及在实验室中使用近距离摄影,都特别漂亮。一些项目采用了虽然技术简单,但设计巧妙,可以回答有关动物行为的特定问题。“这就是科学探究的本质。”他说。


参赛选手虽然年纪小,却已表现出了对科学探索的极大兴趣。“不光能通过视频把他们的研究探索的成果通过视频很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很好地回答了评委的问题。通过现场的问答可以看出,他们做了很多工作,远超过科学微电影能表现的内容。”袁小军博士说。


因为时差的问题,美国的评委总是要工作到深夜。他们却是被中国科学少年的精彩所吸引。Robert Newton 博士很风趣地说:“我总是认为评审项目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但当我打开第一个视频,看到学生们努力回答他们的问题真是太高兴了。在学生们的真诚、快乐和幽默的推动下,我不知不觉的从一个视频跳到另一个视频。”这也让记者感受到了大科学们的情怀。


同时,大科学们在科学研究上,对青少年们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袁小军博士建议道:“在今后的实践中,希望作品能更完整地提出科学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更清晰地解释研究成果及其重要性。这是对展示一个科学项目更高的要求。”


Margie Turrin主任认为,每一部作品的人文表达都非常出色,但很多时候我是反复观看影片或深入了解才清楚作品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因此,参赛师生需要更清晰地陈述自己的研究问题。除了明确研究问题,更清晰地展示研究项目的意义也很重要,比如说以采访的形式来展示,将其编入作品会让项目变得更好。


刘鼎博士希望同学们的作品越做越好,同时对同学们在科学上有一些更高的期待:


第一,要勇于出新,对之前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是要避免套路,不要照搬模式,要有自己的风格和新意。立意决定了一个作品的起点和高度。


第二,要用“数字”说话,也就是要把描述性的现象变成数字,然后再对数字进行分析。这是重要又通行的科学方法。同时建议进行简单的统计学检验,这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依据。


第三,要对课题复盘。勇于和善于评估分析课题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给出下一步的实验对策。自我批评和反思是体现科研严谨性和思考深度的必要过程。



大科学们不仅给出科学研究的建议

更是发出了请中国小科学们一起

参加探究科学问题的邀请

Newton博士
在发给组委会姜冬梅博士的
信中写道

↓↓↓↓




在纽约市的项目中,我们每年夏天都会把大约 75 名高中生带到我们的研究校园,我计划向他们展示你们学生的一些项目。我认为您的学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希望明年我们可以再次见面。我也很乐意让我们的学生向您展示他们的项目。


纽约和中国青少年对待科学的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我们的这些“小科学家”都由衷的希望用科学的方式来保护自然生态,也许有一些项目可能跨越我们两大洲。例如,我们在监测纽约市公园的颗粒物、植物和动物等生命以及地下水中的化学物质。我想知道您的学生是否有兴趣在该项目上进行合作,观察您所在城市的相同参数?




中国的科学少年们、科学老师们,面对这个与美国的大科学一起、与美国同学一起的探究的机会,怎么样?你们想应战吗?记者十分期待!


小科学家:科学无国界,地球大家庭的科学家们一起来探究


4天,中英文两轮答辩,近30个小时的线上分享了,参赛师生与评委们在线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分享,他们收获满满——


澳门培正中学《溶酶体的超分子聚集和融合》项目参赛选手何欣桦说:“很荣幸能够进入到英文答辩的环节,与评委有更深入的交流。交流之中,评委们友善的态度令我能够在回答问题上更加顺畅。在听完评委们的意见后,我更明白了自己的项目未来可发展的方向和该如何去完善实验及影片。”


华南师范大学《秘境之眼——用镜头与数据丈量世界》项目参赛选手——


谢晓婷:“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国内国外顶尖科学家对话让我兴奋不已!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从来不分国界,评委与我们亲切交流,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这让我们受益匪浅。期待来年再战,争取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林皓贤:“感谢这一次比赛,能让我们有机会与国内外科学家们交流。在答辩中能发现不足,同时也点燃了自己继续深入探索的热情,对于培养我们科学研究思维有很大帮助。”


涂嘉豪:“本次比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我们更懂得摄影的艺术、科学专业知识的表达方式,收获满满。”


陈婉怡:“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专业的科学影像大赛,受益良多。其他选手丰富的想象力令我们大开眼界。评委老师的建议也使我对这个比赛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学影像不仅是用影像的方式讲述科学,更是用独特的视角展示自己探索科学的故事。科学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赋予它每个人独特的理解,不断赋予新的生命。”



《猴脸识别初探——香港野生猕猴猴脸特征提取研究》项目参赛选手——


湛若同:对于这次比赛,我其实有些紧张,因为我有幸见到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专业人士和选手。我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地将我们的研究内容与发生的故事讲给给观众和各位评委。我很高兴与评委们讨论我们项目研究的过程和我对于猴脸识别的想法,收到了评委们的一些建议和可以在未来继续发展的方向。通过我和其他成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这次的赛事中得到了良好的成绩,也从评委们和其他选手们收获了很多科学方面的知识。我非常期待可以继续参加明年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林山山:真的没想到我们的项目会在本次大赛中获得这样的好成绩。我们的项目创意是在探究过程中反复琢磨了好几天才想到的,虽然完成的主要是基础研究和调查,还没有真正研发出猴脸识别软件,但我们真的在设法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探索问题。答辩的时候我非常紧张,因为我不确定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很担心会答错问题而拖累队友,好在最后我们很好地向评委展示了项目。我非常感谢我的队友和所有帮助我们完成这个项目的老师,非常期待下一次的比赛!



《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项目参赛选手——


赵雅安临:再一次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非常感谢这个平台,让我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更有机会向其他项目组学习。在答辩中,评委们不仅提问,还会对我们的作品进行指导,这对我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


李雨馨: 答辩环节,不仅锻炼我的迅速应对能力,更提醒我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回答评委的每一个问题,无疑是让我从多角度不同层次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在一问一答过程中,我有了更多更新的思考。




赵鹰(辅导教师):评委老师们的提问科学严谨,语气和蔼可亲,如同最好的观众。镜头前的孩子们用英文流利的和评委们互动,一下子感觉这些孩子真的长大了,为他们感到自豪!此刻是孩子们幸福的高光时刻,不仅是因为有无数热爱青少年科学影像的热心观众在线围观作品,更是因为与全球顶尖科学家们的在线互动,让她们说出了探究发现历程和作品拍摄创作背后的点点滴滴。成就感和获得感得到大大地满足,这一经历必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责任心,激励孩子们热爱科学、关注社会、继续去探索和发现!



《沟眶象歌声之谜》项目参赛选手——


荆奕岚:这次大赛将是我永生难忘的一次经历,能与世界知名大学的科学家对话交流,我有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在同台竞技的哥哥姐姐身上,我也深受启发。同时,我也有遗憾的地方,因为英语水平有限又过于紧张,我的回答不是很圆满,我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加强口语表达能力,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



《蚕对不同光色的响应》项目参赛选手——


孙骏熙:“大科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让我深刻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过去的一切,都是今后的铺垫。”


张忆萱:“这次答辩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很多实验知识,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得到更广的传播。这是一次探究科学,更是一次成长。”


崔灿:“大科学家们的提问和建议,我感受到了对于一项探究来说科学素养的重要。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想法,会思考,能动手操作,也要善于总结和表达。”


王璟钰:“评委老师的建议给了我许多启发,引导我们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我相信科学探究之路会越走越远!”




答辩项目↓↓↓↓


1

秘境之眼——用镜头与数据丈量世界

Wild Hainan from the lens



参赛选手:谢晓婷、李佳丽、林皓贤、涂嘉豪、陈婉怡、郭志伟、陈丹妮、杨文卿、邓杰文、黄国钊(华南师范大学

辅导教师:何杰坤



2

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

A Pearl of the Guanzhong Plain——the Mysteries of the Dali Desert



参赛选手:赵雅安临、李雨馨(陕西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

辅导教师:黄艳华、赵鹰






3

溶酶体的超分子聚集和融合

Supramolecular aggregation and fusion of lysosomes



参赛选手:何欣桦、刘十滔(澳门培正中学)

辅导教师:高泳诗






4

老蝗新治——琵琶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探究

Old locust new governance: Scientific inquiry in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Pipazhou



参赛选手:向湉灵、杨婉仪、鲁小童(湖南省慈利县第一中学)

辅导教师:向金满、吴金华






5

搜寻澳门鸟类

Macau birds



参赛选手:陈迪琪、赵忻曦、麦尔臻、方乔澳门培正中学

辅导教师:郭振业






6

蚕对不同光色的响应

Response to different light and colors in silkworms



参赛选手:王璟钰、崔灿、孙骏熙、沈锃佑、张忆萱、黄钰涵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辅导教师寿佳欣






7

猴脸识别初探——香港野生猕猴猴脸特征提取研究

Monkey Face Recognition: Research on Facial Features Extraction of Wild Macaque in Hong Kong



参赛选手:湛若同、雷致远、林山山、卢滢檀(沙田学院Sha Tin College、汉鼎书院Han Academy、香港哈罗国际学校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 汉基国际学校 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

辅导教师:王宏宇






8

火锅的秘密

The Secret of Hot Pot



参赛选手:李文涛、彭俊桦、黄凯琳(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华侨小学)

辅导教师:罗颖欣、彭欢






9

沟眶象歌声之谜

The mystery of eucryptorrhynchus chinenis like singing



参赛选手:荆奕岚(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






10

百年眷恋——金鳌桥

Centennial attachment to jin'ao Bridge



参赛选手:郭建波、陈启华、林海涛、罗翠瑶、尤琦雯、何展鹏(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辅导教师:谭淑芬、卢伟玲






11

西瓜虫

Armadillidium Vulgare Latreille



参赛选手:崔帅、范帝广、谢红、何乐怡、邓煜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辅导教师:何伟霖、彭端仪






12

蚂蚁的地狱——蚁狮捕食之谜2

An ant's hell -- the hunt for food 2



参赛选手:李浩、邓子铭、王耀民、梁卉诗(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辅导教师:李妍、徐登峰                   





13

树生桥之谜

The Mystery of Tree Born Bridge



参赛选手:李锦旺、廖天文、高福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辅导教师:张亮、周洋






14

鹭在何方

Where is the Egret



参赛选手:张智赫、周宇昕(广东省顺德区昌教小学)

辅导教师:张宛婷、张嘉庆





图片



记者手记
2021/10/7


每次大赛过后,记者都会沉浸在这项国际青少年赛事特有的气氛里,感受它的美好与一年又一年的不同——


1 跨界融合: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成为推动科学教育变革的力量


一部青少年科学发现微电影,就是一部打开的生动的教科书。每年近百部的参赛作品,如今年的作品《猴脸识别初探——香港野生猕猴猴脸特征提取研究》《百年眷恋——金鳌桥》《沟眶象歌声之谜》《蚂蚁的地狱——蚁狮捕食之谜》《门道——躺龙门的探究》《树生桥之谜》《西瓜虫》《火锅的秘密》《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探究綠豆湯的顏色與其抗氧化能力》《乒斗术的奥秘》《AI智能背姿矫正器》等,就是百部丰富的教科书,涉及了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


同时,要完成一部科学微电影,孩子们除了研究科学问题所涉及的学科,还要进行拍摄、脚本和解说词的创作、配音、剪辑等,因此,还会运用到语言、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及操作。

 


“今年的参赛作品有一部分作品的全部素材都是采用手机拍摄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直接在手机上剪辑配音完成的。”大赛影视技术与艺术评委吕尚伟院长告诉记者,只要曝光控制、焦点控制得当,并且像使用摄像机一样善用拍摄角度、拍摄高度获得丰富的景别,同样可以剪辑为优秀的作品。“手机拍摄和剪辑,大大拓展了青少年科学微电影制作的手段。”吕尚伟说。


“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不仅打破了科学、技术、影视、教育的界限,也打破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界限,打破了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拍摄器材的界限,更打破了会声会影、PR、Eduis、众多手机编辑软件之间的界限。”大赛组委会联席主席姜冬梅博士对大赛做了很经典的总结。

 


可以说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是一个经典的跨学科、跨界大融合的STEM+教育活动。STEM这个概念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了,是指让学生通过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等跨学科进行问题设计、参与体验来进行学习。而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的这个“+”,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人文精神、艺术素养和社会价值观的结合,其中特别强调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这个“+”不仅仅是内容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育人理念的提升。

 


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大赛的中文评委来自5个不同的专业领域,科学、影视技术、科学传播、教育、STEM辅导;国际评委主要来自科学领域,地球化学、冰川海洋、神经与生物行为学、科学教育。这也充分体现了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跨界融合的特色。

 


《秦川瀚海明珠—关中沙漠成因之谜》项目参赛选手李雨馨告诉记者:“从旅行过程中产生的兴趣,到确定研究课题,至整个拍摄过程,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思考层层递进,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现象形成的答案,而是探究问题的方式方法。”


该项目辅导教师黄艳华说:“在与国内外评委老师交流作品时,两位同学站在公民责任的高度,阐述作品本身,以及它所承载的社会意义。我能感受到两位小作者对评委老师们中肯指导的感谢和对家乡的自豪之情。”

 



“今年有科学教师的参与,还有家庭团队、学生自主组队参加。他们关注的热点不仅有生物多样性,还有科技创新、历史传统文化等方方面面。虽然线上答辩,跨界融合,大家互相沟通,不断超时,评委们了解到了每一个团队的幕后故事。”赛后,资深制片人、大赛影视编导与艺术评委薛建峰告诉记者。

 

青少年科学影像,这个STEM+教育活动,正在给科学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打破界限、整合资源、突破创新,推动科学教育的变革。

 

2 影响的影响:从影响学生,到影响教师、影响家庭,让影响成为成长的力量


“非常激动!万万没想到今年的最佳科学教师奖颁给了我!同时感到由衷的自豪!”当得知自己获得本届“蓝鲸博士”最佳科学教师奖时,广东佛山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李妍连用了三个感叹号来表达激动的心情。


为表彰科学教师在辅导学生参与科学微电影活动中做出努力,鼓励更多的科学教师积极投身到科学教育中来,从第一届比赛开始,大赛组委会就设立了科学教师奖。科学教师奖每年的奖金是由姜冬梅博士捐出的,她说:“国庆假期别人出去旅游,我又满满地做了三天义工,还捐了稿费给辅导教师设奖。不求回报,只希望有更多像我一样热爱教育的科学老师共同用青春谱写壮丽的科教兴国的交响曲。”


李妍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微电影拍摄


谈起自己的获奖感言,李妍告诉记者:“有三个词:一是感谢,感恩胡宝星博士伉俪对我们这项事业的支持,感谢姜冬梅博士带领的专家团队的无私奉献;二是自豪,这让自己在人生的画屏上涂下了最绚烂的色彩;三是行动,我将把这份感谢与感恩化作行动,勤奋逐梦,继续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探索,牢记“求真、向善、逐美”的科学追求,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另一位获得“蓝鲸博士”最佳科学教师奖的是陕西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教师赵鹰。

 

赵鹰与同学一起分享科学探究的快乐


说起获奖,他表示深感荣幸:“首先要感谢带我进入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的导师姜冬梅教授。感谢她和她的团队创立了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和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为我们一线科学教师打造了一个新颖、有趣、跨学科的科学教育新平台。

 

其次要代表我的学生感谢大赛组委会的每一位评委老师,你们公平、严谨、专业、亲切。通过你们辛勤的答辩评审工作,孩子们获益匪浅,他们不仅充分体验了科学影像活动的魅力,更是领会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重要价值。

 

这项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科学影像活动师生团队。这次获奖对我们即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我会加倍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让更多的孩子热爱科学、热爱探究、热爱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

 

蓝鲸博士”最佳科学教师、河南郑州市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教师张辉丽正在上科学微电影校本课程


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不只是这两位获奖教师,每一部参赛作品的辅导老师,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辅导孩子们参加科学影像活动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

 

“我从2009年开始辅导学生,刚开始主要困难是缺乏经验,缺少设备,缺少自由支配时间,还有就是刚开始辅导学生时,发现自己在科学探究、视频制作等领域专业知识匮乏,难以很好的把握作品的科学性和观赏性等等。但随着辅导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这些困难慢慢的被克服了。”赵鹰回想这些年的辅导工作,教学相长,收获远大于付出。

 

“辅导项目中最难的就是学生有惰性,执行力不够。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完成任务,我采取主要办法是:一做好团建,从新一期项目开始前,我们就积极寻找想来做科学微电影项目的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会出现不合的情况,这会导致执行力不足,因此我要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谈话,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三是最重要的,给他们最精确的指导,确立每个组的顶梁柱,让能干的学生带领大家推动项目。”面对困难,李妍总是办法比困难多。

 


“蓝鲸博士”最佳科学教师、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谭淑芬指导《百年眷恋——金鳌桥》项目


正如赵鹰所说的教学相长,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在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从影响一个学生,到影响一群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了自己。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蚕对不同光色的响应》项目辅导教师寿佳欣:“从去年的福寿螺对光色的探究、设计制作捕螺器,到今年的研究蚕对蚕簇颜色、光色的探究,层层深入,学生们的思维力得到提高。”

 

《植物根系的秘密》项目辅导教师许楠:“孩子们非常热爱科学,有很强的探究热情。活动中孩子们充分调查了资料,运用课堂学习的思维导图进行了知识的梳理,收获很大。我也将学以致用,把科学的种子播撒给更多人。”


“蓝鲸博士”最佳科学教师、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教张亮在指导学生


“科学影像教育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对于职校的专业教师来说,过去我是以一种传统的、非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技能,缺乏创新能力。科学影像教育拓宽了我的思维,不仅有科学的方法(科学探究六步骤很实用),而且还有影像的表达,这都是很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科学影像教育打开了他们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大门,不拘泥于他学了什么专业,还可以结合他的专业进行探究。通过做项目,他们成长、成功,获得自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出彩。这让他们受益终身。”说起影响,李妍的体会更为深刻。

 

“蓝鲸博士”最佳科学教师、澳门培正中学教师高咏诗指导学生做实验


澳门培正中学《防疫“变色龙”》项目组参赛选手严嘉欣:“非常感谢大赛这几年提供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我是从2018年开始参加的,在美国波士顿,我不但见识到当地的科技产业,还看到其他组同学的科学微电影作品,看到了自己还有提升的地方。这几年,我不但透过拍摄科学微电影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更加相信我们是可以把一切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最后,我会把这个大赛推荐给我的师弟师妹来参加,因为在这里我们收获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人生阅历。”


“科学影像活动带给我和孩子们很多改变,对我来说,它加深了我对探究性学习过程的理解,也改变了我对学生的认识。传统教学模式,受限于课堂40分钟,可以说孩子们在课堂上体验到的科学探究过程都是片段式的,而非真实、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恰恰能弥补这种不足,为孩子们提供了完整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可能性。孩子们的视野会变宽、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会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自身的意志品质也都能得到锻炼。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必将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我想这些师生的改变,正是这项活动的魅力所在。”12年坚持开展科学影像教育的赵鹰,他的感受也很深刻。


 “蓝鲸博士”最佳科学教师、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教范承国在指导学生


辅导老师也积极主动参与到交流中,这将更有利于今后活动的开展。家长与评委的交流,也是今年比赛的亮点。青少年少科学影像活动从创立之初,就提倡辅导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进来。在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今年最让我感动的,要数见识了很多小科学家的爸爸妈妈们了。”高级讲师、大赛STEM教师辅导评委于洲洋说。这些爸爸妈妈们有警察、老师、平面设计师、媒体人士。虽然从事各行各业,但是他们都在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孩子探究科学,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拍摄记录孩子探索发现的过程。“科学教育已经从学校层面深入到普通家庭层面,成为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科学家的大家庭,也要由一个个爱科学的小家庭组成。”于洲洋说。




《揭秘:为什么夏不穿黑冬不穿白》项目参赛选手白昀韬妈妈:“评委老师的循循善诱、严肃专业和对生命的尊重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与好奇,让科学影像传递科学精神,是我这次参与的最大收获,也激发了我和孩子共同关注科学、探究科学的热情!”


 


《一盔一带,安全常在》参赛选手王涵熙妈妈:“在过程中,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收获了很多,学习到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孩子的亲子互动。希望随着孩子的成长,他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探究的精神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作为家长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去支持和帮助他。”


 

《植物根系的秘密》项目参赛选手郭子熹爸爸:“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科学梦想的种子,点起了一个团队合作的火苗,长出一双与世界对话的翅膀。三个孩子在活动的选题、搜集素材、实验、拍摄、配音及面试中,既收获了知识与经验,也得到了友谊和关爱,收益匪浅。做为记录孩子活动的家长,我一定会把这个工作继续下去,每年都参加大赛,记录下孩子们一步一步的成长。”



《沟眶象歌声之谜》项目参赛选手荆奕岚妈妈:“评委们和蔼可亲的笑容和耐心专业地讲解,让孩子如沐春风,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关爱生命、探究科学的种子;也让家长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更加坚定了陪伴孩子快乐学习、参与实践、共同成长的信心。”

 

可以说,今天的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不仅打破了学科界限,打破了拍摄器材的界限、剪辑软件的界限,更打破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校外辅导的界限。在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下,这项活动更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该大力倡导更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机构开展活动。

 

大赛结束了,但大赛的影响还将继续。作为跟随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采访的记者,这么多年来,从学生身上、科学教师身上、家长身长,甚至是评委身上,感受到是相互影响和成长相长。拿起摄像机,透过镜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影响的影响、成长的成长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图片


2021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报道↓↓↓


· 10万奖金花落谁家 | 2021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


· 跨国跨界跨学科:全球232位少年科学家香江论“剑”


请继续关注大赛的后续报道


作者:张红梅  教育时报副总编辑


图片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