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旨在为全球青年提供交流与对话的高水平平台,培养全球青年碳中和领军人才,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大学力量。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Climate x”(气候变化协同),以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气候危机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和潜在的转化力量。



10月28日晚22:30-24:00,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由Elsevier主办的“青年学者工作坊”如期举行。本场活动的三位发言人介绍了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相关的期刊,写作与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一系列分析报告中的重要发现


首先,Elsevier全球战略合作网络部门的康晓伶带来题为“以科研的力量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的报告。自2015 年以来,爱思唯尔发布了一系列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扫描,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为相关布局和决策提供参考。康晓伶重点对其中两本报告中的重要发现进行了介绍,包括当天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净零”之路:全球清洁能源研究现状分析。相关报告都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到全文。


 Elsevier全球战略合作网络部门的康晓伶分享


接下来,Elsevier期刊出版人Sandra Broerse介绍了出版社旗下与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研究相关的期刊,并指出发表论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期刊非常重要。作者需要了解拟投稿期刊的读者是否契合所做研究、评估期刊级别与录用可能性,导师和同事的建议通常很有帮助,也可以从参考文献中找到适合稿件的期刊。最后,她还介绍了一些关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的会议和资源网站。


Elsevier期刊出版人Sandra Broerse分享


最后,来自Elsevier旗下Cell Press出版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旗舰刊One Earth的主编Lewis Collins博士对该刊的创始初衷及期刊特色进行了介绍。


One Earth的主编Lewis Collins分享


One Earth通过打造一个激发学科间交叉合作的平台,致力于发表高质量融合/泛学科的新颖原创研究,发现并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挑战,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在更广泛社区产生重要且有意义的影响。


Lewis指出,作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我们目前距离解决气候变化挑战仍有差距,其中的原因,除了缺乏彻底且大规模的气候行动,也因为目前的大部分研究更多的关注在某个学科领域的发展,而缺少学科间交叉互融的更缜密且完整的考量,这对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复杂系统性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Lewis呼吁更多的气候变化相关学术领域权威人士之间应开展更频密和有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这对于更好的理解并更有效的解决气候变化及其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重大挑战至关重要。他希望One Earth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激发思想交流、促进学科间交叉研究的平台,期待在One Earth上发表越来越多有高度影响力的综合性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是来自中青年的科学家们的研究




本场志愿者:王东璞 谢璨阳 武若曦 李轩

排版:马海晶

审核:王彬彬

了解峰会系列活动并参与互动

请点击官网注册👇


https://climatex2021.gauc.net/events.html




点击了解峰会,等你参与!

峰会进行中

峰会Day1|开幕式日程与直播链接

峰会Day1|10.26活动预告

峰会Day1|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开幕式成功举办

峰会Day2|10.27活动预告

峰会倒计时

峰会1天倒计时|Climate x Summit AGENDA
峰会1天倒计时|“清华气候周”同期举行!
峰会2天倒计时|全球杰出青年社区贡献专场活动

峰会3天倒计时|完整“节目单”来了

峰会4天倒计时|Bloomberg成为峰会特约伙伴

峰会5天倒计时|盟校自主贡献活动重磅来袭

峰会5天倒计时|万科&大道助力颁奖仪式场地

峰会6天倒计时|三大赛道整装待发

峰会7天倒计时| 世界慕课联盟助力峰会直播
峰会青年说
峰会青年说|声音赛道参与者张佳萱Pre-COP发声
峰会青年说|行动赛道参与者张尚辰
峰会青年说|最美志愿者武若曦

峰会青年说|声音赛道活力小伙程浩生

峰会青年说|学术赛道参与者谢璨阳

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
峰会新闻 | 首场预热活动成功举办


推荐阅读





《透过镜头 放飞好奇》于2017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科学影像 点燃梦想》于2018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

以上两本书的所有稿费用于奖励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蓝鲸科学教师”号的中小学一线教师。



刊发内容版权属香港青少年科学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印刷出版用于商业行为。


图片

图片

Youth Science  Discovery 

青少年科学发现